• Sep 09 Wed 2009 20:45
  • 體癬



























醫學名稱



體癬;Tinea corporisTinea circhinata



俗稱



金錢癬;圓癬



好發年齡



任何年齡均可發生。



分佈部位



體癬是指發生分佈於身體(除頭皮、毛髮、掌跖、陰部、指甲板以外)的平滑皮膚上。



致病原因



真菌感染(主要由紅色毛癬菌(T. rubrum)石膏樣小孢子菌(M. gypseum)絮狀表皮癬菌(E. floccosum)紫色毛癬菌等最常見)


該病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患者、患癬之寵物、家畜如狗、貓、兔子,或間接接觸被患者污染的衣物而引起;也可由自體感染(先患有手、足、甲癬等)而發生;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者或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者,也易發生體癬或股癬。當然,氣候溫暖、環境潮濕,更有利於本病的發生。一般來說,病情夏重冬輕。



症狀與特徵



體癬臨床表現為於身體暴露區 出現一個或多個環狀紅色丘疹或水皰,由中心逐漸向周圍等距離擴展蔓延,日久成為環形或多個環形或互相融合。而患部中央炎症減輕有自愈傾向,伴脫屑或色素沉著;環的邊緣炎症表現較明顯,其上有小丘疹、水皰或鱗屑附著,該處稍為比鄰近正常皮膚高,故有「金錢癬」的俗。可以由沒有感覺到非常癢。


皮膚患部表現可因致病真菌不同及個體差異而有差異,如由親人性(Anthropophilic)的菌種如紅色毛癬菌(T. rubrum)引起的皮膚病灶,常呈大片形,數目較少;親動物性(Zoophilic)的菌種如犬小孢子菌(M. canis)親土壤性(Geophilic)的菌種石膏樣小孢子菌(M. gypseum)引起的皮膚病灶,炎症較明顯,常以水皰為主,病灶較小,但數目較多,故常被誤診為濕疹



圖片



體癬



治療



以抗癬菌藥物為主,一般而言,以外用藥物為優先,若治療無效,則口服抗黴菌藥(GriseofulvinItraconazoleTerbinafine)為最佳治療方式。


預防及治療體癬除遵醫囑用藥外,病人最好能常保持身體乾燥,能吹冷氣最好不過的;外衣及長褲也要穿寬鬆吸汗且透氣的棉織物,洗完澡及流汗後要趕快把身體擦乾,如此才能促進疾病早日痊癒。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名稱



甲癬Tinea unguiumonychomycosis



俗稱



灰指甲、臭甲



好發年齡



 



分佈部位



手或腳的指甲



致病原因



黴菌感染



症狀與特徵



黴菌感染後可引起指甲變形、變色、變脆、、指甲分離、粗糙易碎等現象,是最常見的指甲病變。黴菌寄生在指甲內,往往便成為散佈黴菌的淵藪,會反覆感染自身的皮膚,造成手癬、足癬、股癬等疾病。因此,灰指甲如不徹底治療,則再怎麼治療其他部位的癬也沒用,因為將「春風吹又生」。同時也可能又將黴菌傳染給別人,特別是住在一起的家人。此外,甲癬引起指甲變形因此常引起甲溝炎、鉤甲、嵌甲,潛藏其內的黴菌很頑強,更是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危險因子。



圖片



灰指甲



治療



一般傳統的「拔指甲」方法,其實並不適當。因為黴菌感染的位置是在指甲下的甲床中而非指甲的甲板上,將指甲拔除的處理方法並不能將問題根本的解決,況且因一個新的外傷傷口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而由於灰指甲會使指甲很厚,而藥膏的滲透力又有限,所以擦藥的效果不佳,因此治療灰指甲的方法仍以口服藥物為主。口服新一代的抗黴菌藥很方便,只要一天一次,手指甲需服用 6 週,腳指甲需服用 12 週,治療率可達百分之八十以上(需每天持續服用,不可間斷),停藥後分別觀察36個月及69個月,新長出來的指甲將可成為正常的指甲。但在服藥的過程需要定期抽血檢驗肝功能指數GOT GPT,若有異常狀況時即應立即停藥。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09 Wed 2009 17:59
  • 手癬



























醫學名稱



手癬;Tinea manuum



俗稱



香港手



好發年齡



成人居多,夏重冬輕,手足汗多者,每天長時間接觸水的工作者(如農民、漁民、泥水匠、水電匠、清潔工、廚師及從事餐飲業的人、賣菜和賣雞鴨魚肉的人等),更易發病



分佈部位



通常只發生在慣用的單手,與香港腳有關,常合併發生。有one hand and two feet的特徵。



致病原因



黴菌感染



症狀與特徵



手癬,通常只侵犯一隻手,常因香港腳抓癢又不洗手所引起,可於手掌或於手背邊緣出現稍明顯的脫屑脫皮厚皮或紅斑。常合併足癬發生,慢性化後會使手指甲發生甲癬(灰指甲)。而念珠菌型手癬則以指間糜爛為主,以紅斑表現者不多。



圖片



手癬



治療



治療手癬的首要之務為保持手部乾燥、少讓手接觸到水,還有病人也要一併治療香港腳灰指甲,否則治療效果不佳。手癬光靠擦藥的效果 通常不好,大部分都要合併口服藥物,而時間可能要長達三個月。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09 Wed 2009 17:54
  • 頭癬



























醫學名稱



頭癬;Tinea capitis



俗稱



臭頭



好發年齡



常見於小孩。



分佈部位



頭皮



致病原因



頭癬最常見的菌種是毛髮癬菌(Trichophyton)小芽孢癬菌(Microsporum)。侵入髮幹與頭皮所引發,常由無症狀的帶菌者或有頭癬的同學、家人、寵物、動物傳染而罹病。



症狀與特徵



頭癬在外觀上以主要以出現頭皮屑、容易不規則點狀落髮、毛根變形斷的特徵,嚴重時頭皮還會腫脹、化膿,然後造成疤痕型禿髮的現象,因此俗稱頭癬為「臭頭」。


黴菌侵犯毛髮的部位隨菌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其病變在顯微鏡下可分下列幾種:


1.    毛髮內感染(Ectothrix infection):以小芽孢癬菌(Microsporum)之菌種為主。黴菌孢子存在毛髮外,導致皮膚的破壞。


2.    毛髮外感染(Endothrix infection):以毛髮癬菌(Trichophyton)之菌種為主。黴菌孢子存在毛幹中,而沒有皮膚的破壞。


頭癬可區分成五種表現型:


1.    非發炎型頭癬(漏脂型):外觀類似脂漏性皮膚炎,有類似頭皮屑般的鱗狀落屑及搔癢性的斑塊,有時有脫髮的現象


2.    黑點型(black dot):為毛髮內感染的變異型。頭髮因黴菌寄生於毛幹內,使頭髮變脆,因此容易折斷,之後只剩下黑點般的毛根殘留在頭皮上,於是患處的外觀看起來有許多的黑點。此類型的頭癬通常是在頭皮上同時多發性的受到感染 。看起來與脂漏性皮膚炎類似。


3.    禿瘡型(Kerion):為毛髮內感染的變異型。頭皮有一大型化膿性、發炎性、塊狀突起的落髮結節病灶,極疼痛,病灶表面有許多蜂巢狀排膿的小孔並且伴有頭頸部的疼痛性淋巴結腫大。癒後常呈疤痕型禿髮的現象。


4.    黃癬型(Flavus):為毛髮內感染的變異型。可在髮幹中看到小氣泡及黴菌孢子菌絲。這種類型的頭癬可在頭皮上看到許多惡臭、黃色的黏性厚痂皮沿著毛囊的周圍生長塊狀掉髮。癒後容易會有疤痕型禿髮的現象。


5.    灰斑型(Gray patch):為一又圓又大的角質化斑狀落髮。由於頭髮斷在靠近頭皮表面處,使得病灶看起來像一塊被收割過的稻田。


診斷頭癬主要是靠微生物的檢查,可將懷疑受到感染區域的頭髮取下,在顯微鏡下以KOH染色觀察,如果有發現菌絲或孢子,便可確定診斷。



圖片



頭癬的圖片



治療



頭癬使用外用抗黴菌藥物治療通常無效,故以口服抗黴菌藥物(GriseofulvinKetoconazoleTerbinafineItraconazole)治療為主,療程約四至十二週。合併使用抗黴菌配方(ketoconazole, selenium sulfide)的洗髮精,可縮短療程。


此外,病人的梳子、帽子、枕頭、床、毛巾一定不能與他人共用,且要經常用熱水燙過,以免傳染他人。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醫學名稱   猩紅熱;Scarlet fever


好發年齡   好發於5~15歲的兒童,以4~6 歲發生數居多。


分佈部位   頸、胸、腋下、手肘、鼠蹊部及大腿內側面


致病原因   A群鏈球菌 (group A streptococcus)。


症狀與特徵   疾病剛發作的時候,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諸如發燒、倦怠、喉嚨痛、噁心、嘔吐。扁桃腺腫脹發紅及灰白色的滲出物,草莓舌,頸部淋巴腺有腫大疼痛,通常次日會在身上頸、胸、腋下、手肘、鼠蹊部及大腿內側面出現細緻的紅斑,摸起像是砂紙一般粗糙,常常融合成大片的潮紅皮疹,在肘窩等肢體彎曲部位出現暗紅色的線條,稱為Pastia lines,此皮疹為鏈球菌之紅斑毒素(Erythrogenic toxin)所引起,指壓變白。典型的皮疹不出現於臉部,但前額與臉頰會潮紅(flushing),口周圍的地方( Circumoral )看起來較蒼白。


疾病在恢復期可見患者之手指、手掌、腳趾尖及腳底脫皮,少部分亦可能發生軀幹和四肢脫皮的情形。


猩紅熱如不治療有可能會引發急性絲球性腎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急性風濕熱(Acute rheumatic fever),薛登漢氏舞蹈病(Sydenhams chorea)及風濕性心臟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等併發症。


圖片    猩紅熱的圖片


治療   治療上以使用盤尼西林 (penicillin) 類的抗生素為主。對於盤尼西林類藥物有過敏反應的病人,可用紅黴素 (erythromycin) 或clindamycin等其他抗生素治療代替。如果使用口服藥物的話,必須遵守醫師指示規則地服藥十天,不可任意停藥。


此外也有長效型的盤尼西林製劑 (benzathine penicillin),只要肌肉注射一劑,其殺菌效果就可以維持三至四星期。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醫學名稱   尿布疹;Diaper dermatitis、Napkin dermatitis


俗稱    紅屁股


好發年齡   尿布疹好發於出生至兩歲期間之嬰幼兒。


分佈部位   嬰幼兒尿布所覆蓋部位的皮膚,包括了屁股、下腹部、會陰區及大腿近端的皮膚。


致病原因   尿布疹的成因有許多影響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對磨效應,為皮膚與尿布之間(尤其是以大腿內側面、生殖器腹面、臀部、腰帶環狀區域最早出現)不停的相互摩擦,造成保護作用的角質層結構破壞。其他還包括在尿布的環境中所積蓄的濕氣及熱氣,浸潤久了之後會造成皮膚的角質層破壞而糜爛,變得易受外物傷害,如而尿液中的氨、糞便中的蛋白分解酵素等化學物質,再經過肛門附近微生物,諸如細菌(如腸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黴菌(白色念珠菌)的存在分解之後,會製造消化酵素,刺激皮膚產生炎症,除了上述因素造成皮膚的脆弱之外,後天環境也是影響尿布疹成因的重要因素,包括:紙尿褲使用的品質不良(如含螢光劑)、使用習慣、更換頻率、寶寶排泄後的清潔程序及徹底性,都是形成尿布疹與否的關鍵因素。


症狀與特徵    因以上原因在尿布包覆的部位引起的皮膚發炎反應所長出的紅疹,有時有脫屑或小水泡,嚴重時會發生膿泡、破皮及潰瘍。


典型的尿布疹與念珠菌所引起的皮膚炎,最大的不同是在皮膚皺褶屈曲處(skin fold)(如腹股溝縫內)的皮膚不受易侵犯,應屬正常顏色,而念珠菌引起的尿布疹(Diaper candidiasis),主要除了一塊大範圍的紅斑,還會在患處常有一些散發性衛星狀(satellite)、周圍會有落屑的紅疹,有時有小膿疱(pustule),皮膚皺褶屈曲處(skin fold)通常亦受影響,可以幫助我們與典型的尿布疹作區分。


圖片     尿布疹的圖片


治療   致病原因與菌源的根絕就可獲得令人滿意的治療。


對嚴重患者,治療上須使用短期使用弱效、油性的類固醇,一天2次;如有合併細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可以選擇含抗生素或抑制念珠菌成份的低濃度類固醇的軟膏,一天3次。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名稱   錢幣型濕疹;Nummular eczema


好發年齡   好發於中年男子


分佈部位   錢幣型濕疹最常出現在小腿,其次是手和前臂的伸張面;但它任何地方都可以長。


致病原因   造成錢幣型濕疹的真正原因,目前並無定論,可能與體質性、乾燥的皮膚和情緒上的壓力等因素有關。


症狀與特徵     錢幣型濕疹是為慢性、復發性、搔癢之發炎疾病,典型的病灶呈多發性、錢幣狀、鱗屑、內含叢聚狀之丘疹與小疱之紅色皮疹斑塊,通常都奇癢無比,病程緩慢,要數週甚至數月才會消失,且會留下色素沈澱。


圖片     錢幣型濕疹的圖片


治療    保持皮膚滋潤,局部以止癢藥膏或類固醇藥膏,可使用含焦油成分的藥膏或藥水泡澡,或含燕麥成分的粉末來泡澡,以做為輔助冶療之用。嚴重時口服抗組織胺或合併抗生素治療。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名稱   Paederus dermatitis;隱翅蟲皮膚炎


好發年齡   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


分佈部位   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以 身體露出部皮膚處居多。


致病原因   隱翅蟲,屬於鞘翅目,狀似螞蟻,身體為橘黃色,體長約 10 公釐,寬約 2 公釐,頭、前腹及尾部為鐵青色。常見於每年 4 月至 10 (6~9月最多),平時棲息於田野、雜草及樹林中。


症狀與特徵     因為隱翅蟲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或室內。其本身並不會叮、螫人,但因停留在皮膚上,人們經意或反射性地將它打死後,使其體液中刺激性物質 「隱翅蟲素」(pederin)洩出而接觸到皮膚,馬上就會發現 直線形帶狀或不規則的一黃棕色皮膚病變然後伴隨著灼熱及劇痛的發紅、發炎甚至帶有水泡、膿泡及潰爛壞疽性紅斑急性接觸性皮膚炎現象。此即為隱翅蟲皮膚炎。


圖片     隱翅蟲皮膚炎的圖片


治療    如在小心的照顧下及使用強力類固醇軟膏,約會在 3~4 天乾凅,6~7 天落屑痊癒,色素沉著約在 2 週至 1 個月內消失。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名稱   白糠疹;Pityriasis alba


俗稱    白癬;白釣


好發年齡   3-16歲的小兒或青少年


分佈部位   臉部最常見,但也能於頸部及上肢出現。


致病原因   原因不明,可能與紫外線的刺激以及皮膚乾燥有關。


症狀與特徵  白糠疹的病灶早期為多發性不規則或圓形之紅色斑塊,後來轉變成具有極細之鱗屑與不完全性脫色之白色斑,病灶的界限不甚清楚。由於夏季時皮膚會因曬太陽而變的較黑,而長白糠疹的地方卻不會,所以因此而讓白糠疹更加顯著。


白糠疹的病灶與汗斑(又名變色糠疹花斑癬)很相似,而變色糠疹病灶的界限較清楚,以KOH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彎曲的菌絲或以Wood’s光照射患部呈蘭綠色的螢光為區別。


圖片     白糠疹的圖片


治療    以弱效類固醇藥膏外用約1-2個月可痊癒平時宜加強防曬以免脫色部位與正常皮膚色素對比更明顯。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醫學名稱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


好發年齡   好發年齡於十至三十五歲。


分佈部位   常見於胸腹部、背部或四肢。


致病原因   病因至今仍未明。


症狀與特徵  玫瑰糠疹一開始發作時會出現一塊較大的粉紅色、橢圓形、邊緣有輕微脫屑斑塊直徑大約2至3公分,稱為先驅斑 ( herald patch ),常見於胸腹部或背部,經常被誤診為癬。隨後一兩週之內,身上、四肢、脖子陸續出現許多沿著皮膚割條走向分佈的外觀類似先驅斑,但面積較小的細小丘疹及橢圓形紅疹,從背後看起來猶如「聖誕樹型態(Xma's tree pattern)」的圖案甚少侵犯臉部。


有部分患者在疹出現前會有短時間的倦怠、噁心、食慾不振、發燒、頭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疹出現後通常患者少有不舒服的症狀有些人可能會只感到搔癢罷了,惟於較高溫的環境下,搔癢感會較甚


玫瑰糠疹的皮疹發作高峰期約在先驅斑出現後之兩週左右,隨後即自行逐漸消退,約六至八週會自行慢慢消失,但有少數患者皮疹會持續較久些,最長可達數月之久。


圖片     玫瑰糠疹的圖片


治療  玫瑰糠疹是一個自限性的疾病,不必治療也會痊癒,因此並不需要特別的處理。


如果搔癢難耐,則可用抗組織胺及外用藥類固醇來幫忙止癢。嚴重時可增加口服類固醇加速治療。


與玫瑰糠疹外觀相似的疾病有癬、藥物疹、梅毒等,其中最要小心的病就是梅毒因為第二期梅毒的皮膚疹子最像玫瑰糠疹但手掌及腳掌也出現紅疹則為其不同於玫瑰糠疹的特點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