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Family: Pomacentridae 雀鯛科
Scientific name: Amphiprion polymnus
Chinese name: 鞍斑海葵魚
Author: (Linnaeus, 1758)
Max. Size: 13 cm
Common name: Saddleback anemonefish; Saddle back clown; Saddleback clownfish; White-tipped anemonefish; Brownsaddle clownfish
別、俗名: 鞍背小丑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 1.7-2.0倍。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圓錐狀。眶下骨及眶前骨具放射性鋸齒;各鰓蓋骨後緣皆具鋸齒。雄、雌魚尾鰭皆呈截形或圓形。體由黃褐色至黑色,各鰭暗褐色;胸鰭黃色或淡色;尾鰭上下葉緣具白寬帶環繞。眼後具一寬垂直白色;背鰭軟條部延伸至肛門另具一白色斜寬帶,此帶隨著成長而逐漸退縮呈鞍狀斑。 主要棲息於底質為沙地之潟湖及含沙地之礁區,棲息深度可達約30公尺。主要和生長在沙地的海葵行共生之行為,喜歡共生的海葵有Heteractis crispa 紫點海葵及Stoichactis haddoni等,體表之黏液可保護自己不被海葵傷害。行一夫一妻制。雜食性,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
資料來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攝影日期: 2010/09/12
攝影地點: 台北縣貢寮鄉龍洞,NE Taiwan
Phylum: Cnidaria 刺胞動物門
Class: Anthozoa 珊瑚蟲綱
Family: Actiniidae 海葵科
Scientific name: Entacmaea quadricolor
Chinese name: 四色篷錐海葵
Author: (Rüppell & Leuckart, 1828)
Max. Size: 40cm
Common name: Bubble Tip Anemone、Bulb-tentacle Sea Anemone
別、俗名: 櫻蕾篷錐海葵、拳頭海葵、球觸手海葵、奶嘴海葵
形態特徵: 觸手的顏色變化多端,有的是綠色白頂,有的則是黃褐色或紫紅色,並常有縱走的白色斷續條紋;觸手的形狀有時為細長型,有時為拳頭狀,有時則呈奶嘴狀。足盤具吸附力,輪廓呈不規則狀。體柱平滑,長度超過口盤直徑;通常呈單一種顏色,有綠色、深棕色、暗粉紅色、亮紅色或紫色,但少數會有綠色的條紋或斑點;可延長達50公分左右。口盤扁平,幾乎沒有收縮性,直徑可達40公分左右;內胚層的共生藻密度極高。墾丁附近發現的個體都在水深10公尺以上,其口盤直徑往往超過20公分,通常有小丑魚與其共生。而在澳底附近則在岸邊低潮線附近即可發現許多小個體,口盤直徑通常在15公分以下,潮池的岩石下甚至有直徑僅3公分的小個體;這些較小的個體都未發現有小丑魚與其共生。台灣本島及離島各地珊瑚礁區常見,由潮間帶附近至水深數十公尺皆可發現,但較深水處較少見。
資料來自: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攝影日期: 2010/09/12
攝影地點: 台北縣貢寮鄉龍洞,NE Taiwan
Entracmaea quadricolor (Actiniidae) 是Amphiprion polymnus 鞍斑海葵魚的共生拍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