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海膽的生態觀察與欣賞


 


20100926(星期日)


 


今天的主要課題為海膽的觀察與欣賞,所以夜潛是重點,因為大部分的海膽為夜行性的夜貓子。


 


Darren、惠民兄與我共3人,約早上9:30於板橋火車站會合後出發,於11點左右抵達龍洞潛水客棧。


 


今天來得較晚,因為主要目標是夜潛,所以只打算於白天潛2支就好。


 


東北季風開始發威,雖然陸上風不大但遠眺岸邊碎浪與浪花卻波濤洶湧,代表東北季風開始將一波波長浪推向龍洞灣內。


 


原打算在潛水客棧前方的九孔池邊下水,但浪花太大,遠眺對岸的和美國小附近的浪花似乎較小,於是我們3人就驅車前往和美國小勘查,剛好有一群人都在附近下水,看起來似乎還可以,於是決定下水點後就回潛水客棧拿氣瓶,再回頭在和美國小之前的一處較平坦處下水。


 


水況不是很好,浪很大,所以能見度不佳,不過運氣還真的不錯,惠民兄首先發現一顆巨大的馬糞海膽 (Tripneustes gratilla 白棘三列海膽),約12公分大,殼體還綴有許多偽裝物包括海草與破貝殼,如果是平常風平浪靜時應該很難發現牠的存在,但因當時浪大,所以牠被浪推著往前滾動,因此暴露了牠的行蹤,由於浪大所以很難好好地為這位麻豆照相,經過仔細觀查牠的外觀可發現牠管足有兩類,綠色指狀的管足與下端黑咖啡色、上端白色、末端為盤狀的管足,反口面布帶區佈滿密密麻麻綠色指狀管足,夾雜一些上端白色盤狀的管足,然而口面與赤道區的步帶區的盤狀管足量增加許多,綠色指狀管足較少,使得上端白色盤狀管足顯得較顯著。不同類型管足在不同面的比例的大不相同,意味著白色盤狀管足可能的主要功能為爬行移動與固定殼體於礁石或將食物移動到口部,而綠色指狀管足可能的主要功能為呼吸。當然這樣的推論的基礎很薄弱,還須更進一步的觀察與實驗。由於波浪洶湧很難好好地仔細觀察,所以有待下回的再次相會了。


 



Phylum: Echinodermata 棘皮動物門


Class: Echinoidea 海膽綱


Family: Toxopneustidae毒棘海膽科


Scientific name: Tripneustes gratilla


Chinese name: 白棘三列海膽


Author: (Linnaeus, 1758)


Max. Size:


Common name: Priest-hat Urchin、Hairy Pincushion Urchin


別、俗名: 馬糞海膽、花膽


形態特徵: 生活於珊瑚礁區及礁石區,常見於潮池及沿岸水深約10公尺以內的較淺水域(在小琉球地區常見其出現於海草叢中)。本種為大型海膽,成體體殼直徑可達12公分左右,體高達5~ 6公分左右。間步帶的大疣在赤道部排列為6~8個不整齊的縱行,大棘細而短,末端較鈍,不易傷人,顏色一般則為白色或橙紅色。反口面的大棘短而尖銳,長約1公分,表面有細橫紋;口面的大棘則稍鈍。體殼表面常呈紫色 ,但變異非常大。以大型藻類為主食,進食速度快。管足吸附力強,常將海藻、碎木片或垃圾吸附在身上。本種在台灣的生殖季節為8~9月(Chen,1989),其生殖腺可供食用,成熟時肥大味美,日本人將其稱為『雲丹』。


資料來自: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攝影日期: 2010/09/26


攝影地點: 台北縣貢寮鄉龍洞,NE Taiwan


 


 


Taxidermy photo (標本照):50.7x30.5 56.6x48.7x33.3 (Freak,變體) 89.46, white spines 93.78, white spines 109, w/s 109, cleaned 109, Aristotle's lantern


 


 






 



後來在回程時Darren在珊瑚礁岩穴中發現一顆非常漂亮的環刺棘海膽(Echinothrix calamaris)






此種海膽有兩種棘刺:


 


其大棘刺為粗長管狀,分佈於間步帶區,末端截平,頸部大多為白色,少數為粉紅色,下段為暗咖啡色環節與白色環節相間,然後中段暗咖啡色環節上方開始出現青綠色環節與白色環節相間,最後於末端處咖啡色環節消失只剩青綠色環節與白色環節相間。


 



口面間步帶的大棘刺較為扁平且末端較鈍。


而其小棘刺為黑色針狀叢聚在一起,分佈於步帶區。


 





 


每個反口面的間步帶中央裸露區有一綠色螢光帶從中央肛乳突下方往外呈5幅射狀分怖,接著在接近赤道部前2/3處呈一點狀結束。





 


最顯眼且美麗的是牠的中央肛乳突,外形如一氣球狀,有黑點與白點均勻分佈於綠色背景的肛乳突,此肛乳突的最上方的中央處有一黑色凹陷,周圍由白色點環繞,應該就是牠排泄物的出口。肛乳突會擺動,導致許多人都以為肛乳突是牠的眼睛會盯著人瞧,甚是可愛。




 


此外,我們還發現有兩尾小隻的藍紫色小蝦,(共生針蝦Stegopontonia commensalis ),附著在此環刺棘海膽的棘刺上,會到處移動,當我們將此海膽翻轉過來觀察其口面時,牠們也跟著跑到口面的棘刺上,絲毫也不害羞或怕生,非常的精緻美麗與可愛。




 


梅氏長海膽Echinometra mathaei 是台灣海岸邊經常可見到的海膽,分佈於潮間帶到水深5左右的亞潮帶,但以低潮線附近的碎浪區最為常見。牠們的體殼呈長橢圓形,棘刺的特性為堅硬、粗短、圓錐形、有縱肋、不具毒性,棘刺的顏色以棕、棕綠、紅棕、黃綠、咖啡色為主,末端為白色。牠們棲息於明顯由牠自己在珊瑚礁或岩礁上挖鑿出適合牠自己居住的洞穴,洞穴的外型有的為僅容自身大小的長圓形,也有長條半圓管形狀,剛好只容牠自己躲藏,故相信應是牠會移動的範圍,該洞穴兩端較淺,類似出口,所以牠可能還是會走出自己挖鑿的洞穴,外出覓食,但有些人認為牠們是屬於有固定棲所、不離開巢穴的習性,只侷限自己所挖的凹槽中活動,所以牠到底會不會外出覓食有待進一步的觀察,Darren與我討論後將以此主題作為下回觀察實驗的目標,方法是於白天潛水時標示20個梅氏長海膽的固定棲所後,晚上夜潛再去拜訪這20個有標示的地點,看看牠們是否全部都不出門,如果有膽不在家,甚至許多膽都翹家,則可以證明牠們是會外出覓食的。其實我一直懷疑梅氏長海膽的習性為「不離開巢穴」,因為經常可以觀察到牠們也有不挖洞而躲在珊瑚礁或岩礁下的情況。













 


 豬槽海膽番仔膽是梅氏長海膽的俗稱,為什麼有此俗稱呢?有兩種可能性,其一為牠們的體殼略呈長形,酷似以前養豬用的飼料槽,因此被稱為豬槽海膽 其二為牠們會挖鑿出長條形的凹槽而躲藏其中,此種長條形的凹槽較酷似以前養豬用的飼料槽,故有豬槽海膽之俗稱。






 


至於梅氏長海膽是如何於那麼硬的岩石開挖出自己的家?也是許多人感到非常好奇之處!海洋生物學家發現碳酸鈣為珊瑚礁的主要成份,故很容易受到酸的侵蝕而軟化,而梅氏長海膽會分泌酸來慢慢軟化與侵蝕珊瑚礁岩,再加上梅氏長海膽利用體殼上許多棘刺的挖鑿作用而成凹槽狀,並且隨著海膽身體的成長,會將這些洞愈挖愈大,以符合身體的大小。





 


如果你想用東任何物品想將牠移出其所挖的凹槽並不容易,因為牠會撐開其所有棘刺來抵住凹槽以固定自己,如果使用蠻力硬挖只會將其殼體打破,所以如果你想將牠完整無缺地請出洞,只能用溫柔的方法,利用一根棒子放在你想將牠請出洞的反方向抵住牠,再慢慢施加輕柔的壓力往出口處,你將發現牠會慢慢地往出口移動,最後將會整棵完整無缺地出洞,到時候你就可盡情的拍照與欣賞牠,因為牠的棘刺無毒,也不是非常尖銳,故你可將牠輕輕地抓住放在掌中,仔細欣賞牠的棘刺與黑色細長的管足運動,會帶給你全新的感受海膽的美妙而又不會受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