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 Cnidaria 刺胞動物門
Class: Anthozoa 珊瑚蟲綱
Family: Ellisellidae 鞭珊瑚科
Scientific name: Juncella fragilis
Chinese name: 白蘆莖珊瑚
Author: (Ridley, 1884)
Max. Size:
Common name: Delicate sea whip corals
俗名:
形態特徵: 群體呈直立鞭形,頂端稍爲卷曲,一般無分枝。由許多珊瑚蟲密集地長在白蘆莖海鞭的表面,珊瑚蟲的肉彼此相連在一起,珊瑚蟲吃到的食物和營養也會共同享用。海鞭軸心的部分是堅軔的硬蛋白膠質成份,具有支持的功能。群體顏色呈白色、灰色、或黃色。行斷裂式的無性生殖,也會進行產生產生精子和卵子受精的有性生殖。生長在水深5~30公尺之珊瑚礁區、海流強勁的水域。
資料來自:
攝影日期: 2010/06/27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Mollusca 軟體動物門
Class: Gastropods 腹足綱
Family: Phyllidiidae 葉海牛科
Scientific name: Phyllidiella pustulosa
Chinese name: 突丘葉海蛞蝓
Author: Cuvier, 1804
Max. Size:
Common name: Vesicular sea slug
俗名:
形態特徵:
資料來自:
攝影日期: 2010/06/27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Taxidermy photo (標本照) :(1)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Echinodermata 棘皮動物門
Class: Echinoidea 海膽綱
Family: Echinometridae 長海膽科
Scientific name: Echinostrephus molaris
Chinese name: 紫叢海膽
Author: de Blainville, 1825
Max. Size:
Common name:Boring Sea Urchin
俗名:
形態特徵: 身體及棘刺皆呈紫黑色,是一種穴居型海膽,多在礁石上鑽孔而居,殼徑很小,約在2~3公分以下,很少有超過5公分。其棘刺十分細長尖銳而且具有毒性,生態習性與白尖紫叢海膽相似,牠們用長刺及管足撈取水層中漂過的食物,包括藻類碎片及有機顆粒、動物屍體等。此種海膽一年有兩次生殖季節,分別為5~7月及11~1月(Chen, 1989)。分布於0~50公尺深的礁岩海域。 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台灣南部與離島礁岩海岸的數量居多。
資料來自: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攝影日期: 2010/06/27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Family: Scorpaenidae 鮋科
Scientific name: Dendrochirus zebra
Chinese name: 斑馬紋多臂簑鮋
Author: (Cuvier, 1829)
Max. Size: 25cm
Common name: Zebra turkeyfish; Zebra lionfish; Zebra firefish; Dwarf lionfish
俗名: 獅子魚、短獅、紅虎、雞公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棘稜平滑或稍具鋸齒狀。胸鰭寬長,延伸至臀鰭基底後端,上部鰭條分枝;腹鰭胸位;尾鰭圓形。體淡紅色,體側有 5條深色的橫帶,在大的個體則另具有窄的深色橫帶交互在前述橫帶間;頰部具深色的斑塊;背鰭硬棘具暗褐色斑列縱紋;背鰭軟條部、臀鰭及尾鰭皆淡色,而散具深色斑點。主要棲息於息於珊瑚、碎石或岩石底質的礁石平臺;也被發現於岸邊到外礁區中有掩蔽的潟湖與洞穴區等。有時會形成小群魚群。棲息深度通常在水淺的區域,但是有報告發現於 80 公尺深處。在大洋性的漂浮階段時,可以移動很長的距離,並且遠離原棲地到亞熱帶區域。背鰭鰭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險生物。
資料來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攝影日期: 2010/03/27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Family: Serranidae 鮨科
Scientific name: Pseudanthias squamipinnis
Chinese name: 金擬花鱸
Author: (Peters, 1855)
Max. Size: 15cm
Common name: Rainbow; Scalefin basslet; Scalefin fairy basslet; Red coral perch; Orange butterfly perch; Sea goldie; Scalefin anthias; Orange sea perch; Wreckfish; Lyretail fairy basslet; Goldie; Lyretail coralfish; Lyretail anthias
俗名: 花鱸、海金魚、紅魚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吻短。尾鰭彎月形,雄魚上下葉延長如絲。雄魚體紅褐色,鱗片具小黃點;眼下斜向延伸至胸鰭基部中央具一紫紅色縱帶,除臀鰭色淡外,各鰭為橘紅至粉紅色,皆具藍緣;背鰭軟條部末端具黑褐色斑塊;胸鰭上緣具一粉紅斑塊。雌魚一致為橘黃色,體側除腹部鱗外,皆具淡紫紅色緣;眼下斜向延伸至胸鰭基部中央具一紫紅色緣之粉橘色縱帶。主要棲息於片狀珊瑚區的潟湖及水道或外礁斜坡。一般皆成小群優游於珊瑚礁外圍或洞穴附近。棲息深度在0-55公尺左右。社會階層行為明顯,小魚在下,雌魚中,少數雄魚在上;雄魚具強烈的領域性。生殖行一夫多妻制,雄魚死亡後由雌魚依序遞補。以浮游動物為食。
資料來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攝影日期: 2010/03/27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Cnidaria 刺胞動物門
Class: Anthozoa 珊瑚蟲綱
Family: Agariciidae 蓮珊瑚科
Scientific name: Pavona clavus
Chinese name: 柱形雀屏珊瑚
Author: (Dana, 1846)
Max. Size:
Common name:
俗名:
形態特徵:
資料來自:
攝影日期: 2010/03/27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Cnidaria 刺胞動物門
Class: Anthozoa 珊瑚蟲綱
Family: Subergorgiidae 軟柳珊瑚科
Scientific name: Annella reticulata
Chinese name:
Author: (Ellis & Solander, 1786)
Max. Size:
Common name:
俗名:
形態特徵:
資料來自:
攝影日期: 2010/03/27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Cnidaria 刺胞動物門
Class: Anthozoa 珊瑚蟲綱
Family: Nephtheidae 穗珊瑚科
Scientific name: Dendronephthya mucronata
Chinese name: 帶狀棘穗珊瑚
Author: (Pütier, 1900)
Max. Size:
Common name:
俗名:
形態特徵: 屬八放珊瑚。群體呈樹叢形;平均高度可達30 公分。生長在水深5~20公尺海流緩和的珊瑚礁區。
資料來自: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攝影日期: 2010/03/27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Echinodermata 棘皮動物門
Class: Holothuroidea 海參綱
Family: Synaptidae 錨參科
Scientific name: Synaptula maculata
Chinese name: 斑錨參
Author: (Sluiter, 1887)
Max. Size:
Common name:
俗名:
形態特徵:
資料來自:
攝影日期: 2010/03/27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Family: Labridae 隆頭魚科
Scientific name: Coris gaimard
Chinese name: 蓋馬氏盔魚
Author: (Quoy & Gaimard, 1824)
Max. Size: 40cm
Common name: Yellowtail coris; Clown wrasse; African clown wrasse
俗名: 蓋馬氏鸚鯛、柳冷仔、紅龍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鰓蓋骨無鱗;腹鰭延長。體色隨成長而異,雄魚體橄欖褐色,後部較暗且有藍色小點;頭部具數條輻射紋;背鰭第VI-IX棘下方有一淡綠色橫帶;尾鰭淡黃色,外側紅色。雌魚體黄褐色,後部較暗且散有藍色小點;頭部具數條輻射紋;背、臀鰭與體同色且亦有藍色小點。主要棲息於溫暖的珊瑚礁區,從潮間帶到深約50公尺的水域都能見到它。成魚是個獨行狹,喜愛在珊瑚平台外緣的砂地或小石子地、向海礁區潟湖及岩礁區等巡游、覓食,晚上則鑽入砂中睡個飽。
幼魚橙紅色,背部有 3個鑲黑邊之不規則白斑;頭頂與枕部各有一黑邊白斑;尾鰭淡黃色,基部有白色半環,環前緣黑色;背鰭與臀鰭有黑帶。小魚則只在平坦珊瑚礁或潟湖底部活動。因為有著尖尖犬齒,所以愛吃有硬殼的無脊椎動物,如海膽、小貝、小蝦。生性害羞,受到驚嚇時,會鑽入砂中躲藏。
資料來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攝影日期: 2010/03/27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以下為幼魚 (Juvenile)

以下為成魚 (Adult)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