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um: Porifera 海綿動物門
Class: Hexactenellida 六放海綿綱
Family: Euplectellidae 偕老同穴科
Scientific name: Euplectella aspergillum
Chinese name: 阿氏偕老同穴
Author: Owen, 1841
Max. Size:
Common name: Venus's flower basket
俗名: 偕老同穴
形態特徵: 偕老同穴,是一種結構由二氧化矽質的骨針交織成網狀骨骼的白色海綿,形狀多為柱型或花瓶型,也被稱作玻璃海綿,一端以矽質絲插於深海軟泥底。其特別之處是在海綿生長的時候,裡面通常會住進一對儷蝦(Spongicola sp.)。儷蝦在小時候,體型較小,住進海綿裡面之後,在那裡生活、成長,取食隨著海水流入的有機物,儷蝦的身體漸漸長大,無法從海綿的孔洞離開,於是便成雙結對地永久被禁錮在偕老同穴的腔中,最後這對恩愛的夫妻就老死在裡面,因此,採集到的海綿標本裡,常會有一對儷蝦的骨骸,所以取了一個浪漫的名字,叫做偕老同穴,而儷蝦也因此得名(儷蝦的儷就是「恩愛夫妻」的意思)。人們習慣贈送這樣一個標本給新婚夫妻,祝福他們白頭偕老。在西方把它視為愛和美的女神維納斯的花籃,所以又被稱為維納斯花籃(venus's flower basket)。
資料來自:
攝影日期: 2010/08/15
攝影地點: 紅柴港,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Mollusca 軟體動物門
Class: Gastropods 腹足綱
Family: Aglajidae 擬海蛞蝓科
Scientific name: Chelidonura varians
Chinese name: 多變美麗海蛞蝓
Author: Eliot, 1903
Max. Size: 7cm
Common name: Velvet Sea Slug
俗名: 天鵝絨海蛞蝓;; 藍絲絨海蝸牛
形態特徵: 此種主要廣泛分佈在印度-太平洋海域,全身黑色並且帶有藍色的線條,主要以扁蟲動物為食,因此常被拿來飼養在礁岩水族箱中以捕食寄生在珊瑚上的扁蟲,藉此來控制扁蟲族群。
資料來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攝影日期: 2010/08/15
攝影地點: 紅柴港,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Annelida 環節動物門
Class: Polychaeta 多毛綱
Family: Sabellidae 纓鰓蟲科
Scientific name: Bispira sp
Chinese name: 雙旋蟲
Author:
Max. Size:
Common name:
俗名: 旋鰓管蟲、旋毛管蟲
形態特徵: 此蟲會分泌黏液以混合泥沙顆粒、石灰質以築成薄軟皮革質地的泥管並居住於內,此管也是避難的好場所,蟲體隱身於管內,僅露出花朵般的觸手-冠羽鰓部份,其羽鰓具有呼吸及攝食功能,粉紅帶藍色的羽鰓隨著水流於海中搖曳生姿,相當美麗;當外界稍有騷動時,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立刻將羽鰓縮回管內以避敵害,待外面平靜後,才會再次將牠們那美麗的羽鰓展現於大海中。此蟲多分布於淺海的岩礁區礁石旁。台灣各地珊瑚礁海域均可發現。
資料來自:
攝影日期: 2010/08/15
攝影地點: 紅柴港,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Family: Pomacentridae 雀鯛科
Scientific name: Pomacentrus brachialis
Chinese name: 腋斑雀鯛
Author: Cuvier, 1830
Max. Size: 8cm
Common name: Charcoal damsel
俗名: 厚殼仔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8-2.0倍。吻短而鈍圓。尾鰭叉形,上下葉末端呈圓狀。成魚體暗色至幾乎黑色的;眼睛具黃色的虹彩。胸鰭灰色,基部全為黑色;餘鰭暗色。主要發現於水道與外礁斜坡區,也可在水流向下且清澈的礁石平臺區至水深40 公尺處的水域。獨居或形成小群魚群生存。以浮游動物與底藻為食。
資料來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攝影日期: 2010/08/15
攝影地點: 紅柴港,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Family: Pomacentridae 雀鯛科
Scientific name: Neoglyphidodon melas
Chinese name: 黑副雀鯛
Author: (Cuvier, 1830)
Max. Size: 18cm
Common name: Royal damsel; Zulu damsel; Bluefin damselfish; Black damsel; Bowtie damselfish
俗名: 厚殼仔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7-2.0倍。尾鰭叉形,末端呈角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成魚體呈一致之藍黑色。幼魚體色全白,背部及頭頂全黃且延伸至背鰭;腹鰭及臀鰭藍色而有黑緣;尾鰭淡色,上下葉緣黃色。
資料來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攝影日期: 2010/08/15
攝影地點: 紅柴港,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Family: Lutjanidae 笛鯛科
Scientific name: Lutjanus fulvus
Chinese name: 黃足笛鯛
Author: (Forster, 1801)
Max. Size: 40cm
Common name: Redmargined seaperch; Yellow-margined seaperch; Yellow striped snapper; Taiva; Blacktail snapper; Blackspot snapper; Flametail snapper
俗名: 石機仔、紅公眉、赤筆仔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背緣呈弧狀彎曲。胸鰭長,末端達臀鰭起點;尾鰭叉形。體背紅褐色,腹部銀白;體側有時具若干黃縱線而無黑斑;背鰭褐色,並具有白緣;尾鰭暗色亦具有白緣;腹鰭和臀鰭黃色。棲息於珊瑚礁或瀉湖區,水深1-75公尺處。幼魚有時可發現於紅樹林區、河口或河川之下游區。夜間覓食,以魚類及甲殼類為主食。
資料來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攝影日期: 2010/08/15
攝影地點: 紅柴港,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Family: Tetraodontidae 四齒魨科
Scientific name: Canthigaster valentini
Chinese name: 瓦氏尖鼻魨
Author: (Bleeker, 1853)
Max. Size: 11cm
Common name: Sharpnose puffer fish; Saddleback pufferfish; Valentinni's sharpnose puffer; Banded toby; Black saddled toby; Black-saddled toby; Model toby
俗名: 日本婆河魨、尖嘴規、規仔、日本婆規
形態特徵: 體卵圓形,側扁而高,眼後枕骨區突出,尾柄短而高。體側下緣平坦,無縱行皮褶,腹部中央自口部下方至肛門前方則有一稜褶。吻較長而尖;鼻孔單一,不甚明顯。背鰭近似圓刀形,位於體後部,具軟條9;臀鰭與其同形,具軟條9;無腹鰭;胸鰭寬短,上方鰭條較長,近呈方形,下方後緣稍圓形;尾鰭寬大,呈圓弧形。體上半部白至淡黃色,下半部白色;體具與角尖鼻魨(C. coronata)略同之四條垂直黑棕色帶,但本種中間二條向下延伸至腹部,超越胸鰭基甚多; 眼四周有極不明顯的放射狀細藍紋;體側具許多大小不一黃褐色橢圓形或圓形斑。除尾鰭淡黃色外,餘鰭基底黃色,鰭淡色。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及岩礁等淺水靜水域,單獨或成群活動,以藻類、有孔蟲、海綿、苔蘚虫、小型腹足類和魚類等為食。單棘魨科之副革單棘魨(Paraluteres prionurus)常模倣其形態及體色,藉以逃避敵人。具有領域性及行一夫多妻制,卵產在海藻叢上。
資料來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攝影日期: 2010/07/03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Cnidaria 刺胞動物門
Class: Anthozoa 珊瑚蟲綱
Family: Mussidae 苔珊瑚科
Scientific name: Symphyllia agaricia
Chinese name: 蓮形合葉珊瑚
Author: Edwards & Haime, 1849
Max. Size:
Common name:
俗名:
形態特徵: 珊瑚體呈寬闊的腦紋形,紋溝寬約3.5公分,每一個紋溝內有一或兩個聯合的珊瑚石中心,相鄰紋溝間以壁相隔;隔片厚薄不一,邊緣密佈粗大的鋸齒狀突起;生活群體為藍、綠、棕或混合的顏色。常見於珊瑚礁外緣的斜坡上。
資料來自: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
攝影日期: 2010/07/03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Mollusca 軟體動物門
Class: Gastropods 腹足綱
Family: Turbinidae 蠑螺科
Scientific name: Turbo chrysostomus
Chinese name: 金口蠑螺
Author: Linnaeus, 1758
Max. Size: 80mm
Common name: Gold-mouth/Yellow-mouth Turban
俗名:
形態特徵: 殼堅厚,螺層約6層,縫合線深,殼面密佈螺肋。螺層被一角狀突起肋分為上下兩部。上部平斜為肩部,下部為垂直面。體螺層肋上的角狀突起最為發達。生長紋細密,將肋面和肋間割成覆瓦狀鱗片。殼表橙黃色,具紫色放射色帶。殼口圓,內金黃色,,外唇有缺刻,內唇向下方擴張,石灰質口蓋。生活於低潮線岩礁間。
資料來自:
攝影日期: 2010/07/03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Class: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Family: Labridae 隆頭魚科
Scientific name: Thalassoma lutescens
Chinese name: 黃衣錦魚
Author: (Lay & Bennett, 1839)
Max. Size: 30cm
Common name: Parrotfish; Yellow wrasse; Yellow-brown wrasse; Sunset wrasse; Whistling daughter; Surge wrasse; Green moon wrasse
俗名: 四齒、礫仔、青花龍、黃衣、紫衣、貓仔魚、青汕冷、黃衣葉鯛
形態特徵: 體稍長且側扁。體色因魚齡大小與性別而差別極大,雄魚體暗綠色;頭淡紅褐色,具許多與體色相同的細色帶,一條在頭下半部成一環紋,二條從眼前緣分別向上下頜伸出,另有三條從眼後緣伸出分別止於胸鰭基;各鰭均為黃色,背鰭前部硬棘間有一黑斑,背鰭中央、臀鰭基及尾鰭上下緣均具一紅縱帶,胸鰭上半暗藍色;體側鱗片常有橫線紋。雌魚體色暗黃色至黄綠色,其餘色斑與雄魚同。主要棲息於珊瑚礁海域中,由潮間帶到30公尺深的亞潮帶。喜出沒在礁湖、向海礁區的外側,小圓石、泥地混合或緻密的珊瑚礁區上方。白天不停地以波浪狀的游動覓食,夜晚則休憩於礁區的岩縫凹處。主要以有殼的底棲性動物,如螃蟹、小蝦、小貝、海膽、海星等為食,偶爾也吃多毛類及魚卵等。
資料來自:台灣魚類資料庫
攝影日期: 2010/07/03
攝影地點: Kenting, S. Taiwan.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