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名稱   猩紅熱;Scarlet fever


好發年齡   好發於5~15歲的兒童,以4~6 歲發生數居多。


分佈部位   頸、胸、腋下、手肘、鼠蹊部及大腿內側面


致病原因   A群鏈球菌 (group A streptococcus)。


症狀與特徵   疾病剛發作的時候,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諸如發燒、倦怠、喉嚨痛、噁心、嘔吐。扁桃腺腫脹發紅及灰白色的滲出物,草莓舌,頸部淋巴腺有腫大疼痛,通常次日會在身上頸、胸、腋下、手肘、鼠蹊部及大腿內側面出現細緻的紅斑,摸起像是砂紙一般粗糙,常常融合成大片的潮紅皮疹,在肘窩等肢體彎曲部位出現暗紅色的線條,稱為Pastia lines,此皮疹為鏈球菌之紅斑毒素(Erythrogenic toxin)所引起,指壓變白。典型的皮疹不出現於臉部,但前額與臉頰會潮紅(flushing),口周圍的地方( Circumoral )看起來較蒼白。


疾病在恢復期可見患者之手指、手掌、腳趾尖及腳底脫皮,少部分亦可能發生軀幹和四肢脫皮的情形。


猩紅熱如不治療有可能會引發急性絲球性腎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急性風濕熱(Acute rheumatic fever),薛登漢氏舞蹈病(Sydenhams chorea)及風濕性心臟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等併發症。


圖片    猩紅熱的圖片


治療   治療上以使用盤尼西林 (penicillin) 類的抗生素為主。對於盤尼西林類藥物有過敏反應的病人,可用紅黴素 (erythromycin) 或clindamycin等其他抗生素治療代替。如果使用口服藥物的話,必須遵守醫師指示規則地服藥十天,不可任意停藥。


此外也有長效型的盤尼西林製劑 (benzathine penicillin),只要肌肉注射一劑,其殺菌效果就可以維持三至四星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echitse 的頭像
    leechitse

    李啟澤醫師的部落格

    leechi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