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名稱 | 足蹠白癬、足癬;Tinea pedis(Athlete's foot) |
俗稱 | 香港腳 |
好發年齡 | 青春期以後居多,但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 |
分佈部位 | 足部 |
致病原因 | 香港腳致病菌為皮癬菌(dermatophyte),皮癬菌主要分為三大類,毛癬菌(Trichophyton)、表皮癬菌(Epidermophyton)、及小芽胞菌(Microsporum)。 |
症狀與特徵 | 香港腳徵狀表現為皮膚起紅斑、脫屑、癢、小水疱、腳脫皮、腳趾間糜爛皸裂、產生疼痛皸裂的厚皮。嚴重的會併發細菌感染,產生紅腫疼痛不能走路的蜂窩性組織炎、丹毒。 在臨床上大致可見有四大類型呈單一或多種類型複合存在: 1. 趾間型(Interdigital type):又分兩種形態(1)乾性(dry type):趾蹼乾燥、脫屑與(2)濕性(maceration type):趾蹼間浸軟、剝落、龜裂、紅斑、滲出液體,局限於趾蹼。 2. 趾掌脫皮型或乾燥角化型(mocassin type):趾間或腳掌發生境界分明的紅斑,在其邊緣伴有小丘疹,白色鱗狀脫屑與皮膚角化過度的現象,局限於腳掌、腳跟、腳的外緣。 3. 發炎水泡型(Inflammatory/Bullous type):其癢無比,呈現出小水疱,甚而多個小水疱融合成大水疱。水疱破掉後,會呈現糜爛與邊緣破碎的圓形,分佈於腳掌、腳背或趾間。當香港腳的發炎很厲害時,在手及身體其他部位可出現小水泡,此時就稱為"dermatophytid"或"id reaction"。 4. 潰瘍型(Ulcerative type):為由趾間開始擴散到腳掌、腳背,經常合併細菌感染。 |
圖片 | |
治療 | 香港腳的治療,須視感染的類型及程度而有不同。趾間型(Interdigital type)中濕性型可用濕紗布 隔開腳趾縫包紮預防次級感染;乾燥型則使用角質溶解劑(如salicylic acid)去除增生的角質。發炎水泡型,輕者可用冷敷,嚴重者以口服類固醇減輕症狀。抗黴菌藥物的使用,以外用為優先;若治療無效或已經侵犯趾甲與角質增生,則口服抗黴菌藥(如Griseofulvin、Itraconazole、Terbinafine)為最佳治療方式,但須注意肝腎之毒性。治療時程不要擅自中斷,以免因治療不完全而復發。 高溫、潮濕、悶熱,是黴菌的溫床,所以如何保持腳乾爽就是對付黴菌最好的預防方法。因此夏天儘量穿通風的鞋子或涼鞋,不要穿不透氣的鞋,洗完澡或流汗後,要趕快把腳及趾縫擦乾。不要穿尼龍襪或絲襪,要穿能吸汗的棉織品襪子。襪子要天天換,鞋子要準備三、四雙輪流穿,讓其他的鞋子有足夠的時間乾燥後再穿。不要赤腳在公共浴室或地板行走,以免把香港腳傳給他人或減低自己罹患香港腳的機會。 |
- Sep 09 Wed 2009 21:01
香港腳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